演講前三十分鐘彭雅玲先在戶外發乾木耳



歡喜扮戲團導演彭雅玲近日甫由
 
丹麥歐丁劇場參加TRANSIT VI回國。

彭雅玲在這次Magdalena Project的國際藝術節中 
以記錄片方式,呈現「貓仔走醒」幕前幕後的故事。

當彭導演發給入場者每人一片乾木耳時,全場女性眼中 
充滿好奇與期待,接著,邀請她們將木耳置入溫水中。

彭雅玲演講時台下觀眾笑聲、掌聲不斷, 
結束時朗讀客籍詩人張芳慈的詩「你聽見了嗎?」 
則帶來一長串的靜默與感動。

接下來的日子,許多人不斷回顧劇中片段, 
更認為是本次藝術節最精彩的呈現。

瑪大蓮娜創辦人 吉爾・葛林豪(Gill Greenhgal)認為 
「貓仔走醒」化被動為主動,以女性為中心 
是一個非常棒的一個演出。

歐丁劇場最棒的女演員 羅柏特・卡瑞(Roberta Carrie) 
「這是一個充滿勇氣的演出,無論是演員或是導演,我要向這群女人致敬」。

許多人更喜滋滋的帶回浸濕的木耳 
咸稱「這真是個好主意,可以大大紓解我的stress」。

德國導演 柯朵拉・露貝卡(Kodula Lubec):「我從來沒看過嚴肅的 
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笑得跟傻瓜一樣」。

歐丁劇場導演 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更是每天追著彭雅玲 
:「告訴我更多,更多,我喜歡聽更多的故事」。 
還在觀眾席上等演出的空檔練習「踩縫紉機」。 
「我現在很喜歡踩縫紉機了」,真是搞笑高手。

藝術節會場更是處處瀰漫著一股神祕的氣氛, 
錯身而過時,互相給對方眨一下眼睛,像心照不宣 
女性之間祕密的樂趣分享。

彭雅玲豔驚四座的演講 
和劇中踩腳踏車的精彩片段 
皆被剪輯進本年度藝術節最精彩的 
十分鐘紀錄片High Lights之內

「貓仔走醒」記錄片在英國第一次放映時,觀眾第一句話是
這應當去愛丁堡藝術節,這是太棒的戲劇了。

知名劇作家與劇評家 婷曲・敏特(Tinch Minter)更直接帶彭雅玲去 
ICA(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引介給策畫人員, 
更說「這戲最好是放在West End,會比歌劇魅影更紅」。

滿載著歐洲各國劇場人士的讚美 
「貓仔走醒」魅力無限漫延。




來自三十多國的劇場工作者圍成一圈觀賞「貓仔走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ling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