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扮戲團表演儀式的社會功能

最後,我將再轉向歡喜對表演儀式的運用,來為此篇論文作結,表演儀式是歡喜老人劇場演出最特出的美學手法,在此特別要論述這種美學策略的社會功能。

首先,先來分析歡喜的表演儀式的特質,它是一種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儀式中提煉出來在舞台上呈現的不凡的風格化表演儀式。首先,我想先運用研究日常生活涵蘊著顛覆社會常規的可能性的理論,來建立起日常生活的常民美學也可能激起對社會常規的顛覆性思考的立論基礎。班‧海墨(Ben Highmore)在「每日生活和文化批評」(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Critique: An Introduction, 2002 )一書中,引用人類學家米榭‧德‧瑟鐸(Michel de Certeau)的每日生活的詩學理論來演示每日的常民日常生活,看似相同重複,但經過一般人的些微創意與變形,即蘊含有反抗社會常規生活的創意與潛力,這也是一般人可以發揮創意以逃離社會規範﹐對制式生活的另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反抗,如同每日每個家庭中各自不同的創意煮菜方式與儀式,即蘊含著一般人對制式生活的一種反抗。(2002, p. 152)歡喜扮戲團取材自日常生活的舞台表演儀式包括有如:洗澡、洗滌毛巾、包紮傷口和拔白頭髮等脫胎自台灣常見的日常生活動作,再經過舞台動作的變形與轉換,如慢動作和風格化的啞劇動作處理,成為舞台上飽富象徵意義及隱含社會功能的表演儀式,在我看來,這些儀式也是瑟鐸所謂的日常生活詩學中即蘊含對制式社會的反抗的理論在舞台上的一種延伸和變貌。在此特別使用台灣告白系列中包紮傷口和拔白髮儀式來解說這些表演儀式可能具有的三種社會功能來加以佐證。

1.表演儀式可能為未解決的生命創傷,提供一種情感的總結和整理。例如:客家族群的送養養女共同經驗,在「告白(六)-我們在這裡」一劇中,透過全體演員以儀式性的動作共同拉出一條宛如河流的白布同心齊力為小女孩包紮傷口的儀式,企圖為劇中曾有遭逢送養養女經驗的演員以表達故事和洗滌創傷的儀式,為此一未解決的生命創傷,提供一種可能的治療與安慰。

2.表演儀式對被損壞的社會關係可以提供一種修復的機制。在此特別再引用劇場人類學的重要學者維克特‧透納(Victor Turner)的社會儀式理論來論證歡喜的表演儀式能為被破壞的社會和諧關係提供某種修復的可能。Turner論證社會儀式為社會提供了一種臨界空間(liminal space),不屬於任何一種特定的社會既有空間,在這個儀式的臨界空間中,所有社會原有的高低階層關係可以暫時被反轉改變,藉此機會可以讓社會中歧異的社群建立起一種共同的社群感,將他們藉此連接起來。(1969, pp. 94-97)透納(Turner)歸納出社會儀式修復損壞社會關係的四個階段如下:1.在一個社會單位中的兩組人員或群體的關係產生裂痕。2.除非衝突被解決,裂痕會不斷加大。3.由這個社會單位中的領導人群起來號召且推行一個調適或修復的機制。4.重整被擾的和諧或是集體認知到這個不可修復的裂痕及其產生結構。(1957, pp. 91-94)

在「告白(四)-如果你叫我」的拔白髮儀式中,外省族群的老人們因戰亂被迫離家遷台,產生與台灣社會的一種裂痕,拔白髮的儀式像是提供一個他們可以向過去這段被迫離家的傷痛正式告別的儀式,使他們能在表演的空間中有機會正式面對這段經驗,以及面對這段經驗的掩埋與壓抑對他們日後融入台灣生活的過程中和在他們自己的現在與過去之間所產生的裂痕,經由這個表演儀式在劇中不斷的重複,企圖彌補這道裂痕,使他們可能藉由這樣的告別與彌補的記憶儀式,認知到他們和台灣其他族群的曾有裂痕及其生成結構,從而進行修補,藉此也重新協商他們如何與其他社群共存的社會和諧。

3.表演儀式做為一種集體認同再現和在社會中重申社會重要議題的機制。在「儀式重探」(Recasting Ritual: Performance, Media and Identity, 1998)一書中, 修斯.福瑞蘭(F. Hughs-Freeland)和瑪麗.克蕾恩(M. M. Crane)論述道:「儀式也可被視為是社會行動與認同政治的辯證場域-是提供一個反抗、協商與肯定自我的空間。(1988, p. 2) 據此理念,「告白(四)-如果你叫我」的演出也可視為在1995年的台灣當代社會中,外省社群積極在福佬沙文主義文化盛行的新社會情勢中企圖展現他們特有的社群經驗,特別希望反制外省人是特權階級的刻板印象,呈現出一般非特權階級的外省人因戰爭所造成的苦難離散經驗,藉此企圖建立新的外省人的集體社群認同,並以此立足點企圖重新確立外省人在台灣社會中的定位。

結論:

這篇論文嘗試以理論分析與闡釋歡喜扮戲團所呈現的老人劇場記憶詩學與美學,希望提供不同類型的應用戲劇在劇場美學策略運用及檢視其對社會可能產生的功能與意義的具體範例以供參考借鏡,希望能有助於開展應用戲劇在美學上創新和實踐的新方向。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彭雅玲(2002):與作者的個人訪談。台北。
歡喜扮戲團(2002-2005): 台灣告白系列(四)-如果你叫我、(六)-我們在這裡、鹽巴與味素(二)演出DVD。台北:歡喜扮戲團。
魅登峰劇團(1998)︰鹽巴與味素(一)演出錄影帶。台南︰魅登峰劇團。
英文部份:
Deleuze, G. (2000). Proust and Signs. (Richard Howard, Trans). London: Athlone Press.
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Critique. London: Routledge.
Hughs-Freeland, F., & Crane, M. M. (1998). Recasting Ritual: Performance, Media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Koren, L. (1994). 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and Philosophers.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Turner, V. (1957). 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A Study of Ndembu Village Lif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hicago:Aldi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ling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