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婉容

女性勞動中產生的女性情誼及創意

第四場—炒什錦﹐展現了瑞銀如何發揮她的創意來幫助眾人渡過難關的巧思。因為水災把村裡唯一對外聯絡的橋沖毀,村子裡的人沒法過河去市場做生意,著急自家所種的青菜會腐壞,不知如何是好?瑞銀想起一個好辦法:

瑞銀:客家男人最會互相幫忙,稱作換工。你們何不換菜?
瑞銀:這些菜合起來真好。
眾人:要怎麼換菜呢?
瑞銀:豆芽、豆皮和豆干,木耳、韭菜和芹菜,紅蘿蔔、茭白筍、竹筍,再加
     一道金針花,正是素炒什錦的好料。
淑郁:這些菜雖然是素的,卻有吃到肉的味道。
梅廷:這些菜雖然是素的,卻是每樣營養都齊全。
文玫:換工變換菜大家,互相幫忙還更好。
淑芳:阿金嫂你家廚房比較大,我們就去你家換菜炒好了。
眾人:好,好,走吧!
淑芳:上屋的叔母呀!
眾人:喲!
淑芳:下屋的伯母呀!
眾人:喲!
淑芳:河邊的那些大嫂!
眾人:喲!
淑芳:大家來去阿金嫂家換菜囉!
眾人:喲!
淑姬:賣菜唷!大家來買菜!(彭雅玲﹐2005b, 9)

在水災急難中,瑞銀提出換菜互相幫忙,讓大家種的菜既不會泡爛,也讓大家能煮出一道道豐富的香噴噴的什錦菜色,懶尸妹的點子開始讓大家刮目相看了。而姐妹們大家互相幫忙,共渡難關,大家夥兒挑擔一起來換菜的美好記憶,不但更鞏固了女性之間的姐妹情誼,更改變了之前女性彼此閒言閒語和互相攻擊的習慣,以父權社會的外貌美醜和生產勞動力高低來評斷女性價值,讓女性也可以互相幫助,也可以欣賞彼此的巧思和發明,改善實際生活中所面對的困境。

接著在「主菜—老菜脯翻身」一段中,懶尸妹瑞銀更在饑荒欠收時,運用自己的嫁妝—一罐罐的鹽漬醬菜,加在田裡僅有的少數菜色中,使吃膩的菜樣能重新以老醬菜,如:鹹菜、豆腐乳、嫩薑……等,調製出開胃又新鮮,一道道開心的新菜單。

清美:大菜、芥菜,又叫做長年菜,可以青青鮮鮮煮來食,也可以日頭曬、甕  裝、石轱壓,化身改名變作鹹菜、覆菜,或是鹹菜乾,要炒要煮或是烘肉,隨你意,包你吃了一定口水流、胃口開,日思夜想它的好味道,作夢都會嘴角揚啊嘴角揚。
文玫:牛油香香,香蕉軟軟,豆腐乳,阿婆味,吃來鹹鹹甜甜,就像我們的人 生。
淑芳:蝦弓蘆筍嫩薑味,春天滋味入胃口。燒燒暖暖米笞目,吃得歡喜,大家
湊熱鬧。
清美:蕃薯蕃薯大蕃薯,吃了蕃薯打屁卵。一粒兩粒三四粒,一粒兩粒三四 粒,ㄅ一 ㄌ一 ㄅㄨ ㄌㄨ ㄅ一 ㄌ一 ㄅㄨ,就像過年過節打紙炮呀打紙炮。
淑治:烘肉、豬肝粥,想到我就口水流,豬肉、鹹菜,炒薑絲。
淑郁:哀濃匹波 打粄唱歌
     蓬萊加在萊 真夠味
     粄漿磨好 水桶裝
     三妹衝來 翻倒桶
眾人:哎唷,怎麼辦?
淑郁:春天到來,大菜滿園。阿母從菜園摘一大籃菜回來,看到我跟弟妹倆在院子玩碗片,就喊:「你們大家來幫忙踏鹹菜好嗎?」。一下,阿公又喊:「天黑黑,要下雨了。阿郁呀!去河邊趕鵝群回來啊!」。我就偷偷地把漂亮的碗片藏在後屋的雞仔寮裡。
淑治:左踏踏 正腳踏
     一頭一頭 擺下來
     大把鹽 灑落去
     一層一層 放置好
     滷好鹹菜拿來煮
     三層肉 鹹菜湯
     食了碗公翻肚底(彭雅玲﹐2005b, 11)

在這段老菜脯翻身的調製新菜的過程中,女演員們紛紛出場,以嫵媚創新的舞步,端出一道道由傳統醃製的醬菜翻新的佳餚美食,她們磨粄、踩鹹菜的象徵動作,也具體形塑了女性家務勞動的身體記憶。她們曼妙的舞姿和唱出由老客家山歌調翻新重編的現代新腔,也呼應著客家女性從傳統中創新的巧思慧心。懶尸妹的老菜脯不但能在欠收時讓鄰居們以同樣的菜色﹐變化出吃不膩的多樣口味,還可以治小孩重感冒發燒。

文玫:懶尸妹,懶尸妹,喔!不!瑞銀妹。我小兒子發燒重感冒,他爸爸去換工還沒回來,沒有車子可以載小孩子去醫院,也沒有錢,急死我了,怎麼辦?
瑞銀:有了,這是我媽珍藏三十年的老菜脯,你用熱水泡開給小孩喝吧!(彭雅玲﹐2005b, 12)

還可以把吃到沒有味道,沒有肉調味的地瓜菜,炒得不輸給魚香肉絲,

淑芳:瑞銀妹,自從上回你教我們換菜好比換工一樣炒了素什錦,做大水的日子也吃得到肉的感覺真好。今年歹年冬,收成不好,耕田人真辛苦,有做卻沒得吃,想吃肉也難,素到要命。我婆婆都嫌我天天炒地瓜葉,吃到都沒味道了。
瑞銀:阿芳嫂,這是菜豆干,這是我家傳統的豆腐乳,拿回去燉煮,多放些花
生油,蔥、薑、蒜不能少。
淑芳:這會是什麼味道?
瑞銀:相信我,不輸給餐館的魚香肉絲。(彭雅玲﹐2005b, 12)

懶尸妹也能把沒有放肉的菜頭用蔭瓜紅燒,媲美滷豬肉。

淑郁:懶尸妹!喔!不!瑞銀妹,上回你給阿芳嫂的菜豆干真美味,果然是有
     的香味。我們家也是好久沒有肉味了,天天都是冬瓜湯、菜頭湯,那都
     自己田裡種不用錢,喝了每天勤上廁所,太利尿了。
瑞銀:阿金嫂,菜頭、冬瓜都是好菜。
淑郁:是好菜,菜頭菜頭好彩頭。
瑞銀:阿金嫂,這些菜頭、冬瓜是經過汗水滴落、風霜吹打、太陽曬暖、雨露
滋潤,吸收大地的養分種出來的,當然是好菜呀!告訴你一個祕方,蔭冬瓜 紅燒菜頭,可媲美滷豬肉,令人解饞。
淑郁:瑞銀妹,真是謝謝你,我趕緊回去試試。
瑞銀:要記得擺點冰糖。(彭雅玲﹐2005b, 12)

懶尸妹的老醬菜還可以治鬱卒,

淑治:唉!別提了,我家那老的沒工作,天天悶在家裡,那一向忙慣了的人,
     沒事做就悶出病。
瑞銀:是什麼病?
淑治:哪有什麼病!心病才嚴重。抑鬱不得志,心病呀!
瑞銀:原來是鬱卒。這是福菜干,芥菜最盛產的年頭我媽媽做了好多。你聞,有 多香呀!你拿著吧!拿回去和三層肉煮湯,吃了就會開脾,又會很happy。(彭雅玲﹐2005b, 13)

懶尸妹巧思運用老醬菜也可以是好法寶,幫助年紀大因血壓高忌吃豬蹄膀的老人家來解饞。

金環:瑞銀妹,瑞銀妹,我公公下星期九十大壽想吃豬蹄膀,他那把年紀那吃得 動,而且豬蹄膀太油膩,醫生早就告誡他血壓高不能吃呀!
瑞銀:我有好法寶!
金環:我就知道你有好法寶!
瑞銀:冰糖黃豆醬滷冬瓜,口味有如豬蹄膀,保證你公公吃了開開心心,吃了健 健康康,吃了長命百歲。(彭雅玲﹐2005b, 13)

就這樣街坊鄰居的姐妹們都來和瑞銀討教老醬菜的妙用,大人小孩都因為吃了老醬菜而健康開心,

文玫:小孩小孩 
     胃口小
     跳上跌落 
     吃不多
     面黃肌瘦 
     吃不下 吃不下
眾人:面黃肌瘦 
     吃不下 吃不下
瑞銀:蔭梅子呀滷菜頭
    開胃健脾又營養
    小孩吃了胃口開 
     老人吃了笑咪咪
眾人:小孩吃了
     胃口開
     老人吃了 
     笑咪咪(彭雅玲﹐2005b, 14)

淑治:蔭冬瓜 醬黃豆
     白蘿蔔滷 陰梅子
     破布子來 鹹菜乾
     福菜配白肉 
     豆乳配密瓜
     老菜脯翻身 
     變新樣(彭雅玲﹐2005b, 15)

瑞銀這才領悟了爸爸媽媽為她準備嫁妝時的用心。在這段戲中,有一段大人小孩一起拿出白白肥肥的蘿蔔乾﹐整齊地排在地上曬乾的動作和畫面,讓人想起傳統農村三合院院子和庭前廣場常常佈滿了整齊的曬蘿蔔乾的難忘回憶,那是一種豐富而溫暖的農村記憶。另外,瑞銀一邊打開醬菜的瓶蓋、罐蓋, 一邊緬懷父母當年為她準備嫁妝的用心,開啟了我們共同的嗅覺和味覺的記憶,讓我們彷彿都一起聞到了鹹菜、腐乳、蘿蔔乾沁鼻的香味,口中泛起了嘴饞的垂涎,心中也同溫在自家醃製的醬菜中所蘊藏的長輩溫暖恆長的愛心。

廚房氣味中的母親記憶

這齣戲最動人的記憶再現是最後一段甜點—最想念媽媽菜,其中每位客家女性都回憶起自己的母親所做的一道菜和母親的味道,以口述歷史生動的語言紀錄下廚房中的母親最珍貴的記憶,喚起所有觀眾對廚房中的母親的共同回憶。

淑郁想念煮粄仔圓時,大家一起揉板圓的熱鬧歡樂。

文玫:我最喜歡吃我媽包的粽子。每次回去,都有好吃,我最記得還小的時候,每次我媽媽包粽子,我就會快快走去幫忙,不是幫忙包粽子,是幫忙撿香的豬肉還有菜脯干來吃。灶下的味道,是粽子香香,媽媽疼我的味道。灶下的味道,是媽媽的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溼的味道。(彭雅玲﹐2005b, 16)

梅廷最懷念蘿蔔絲煎蛋……蘿蔔絲煎蛋,煎起來特別香。香香的灶下的味道,再配蘿蔔亁湯,又甘又香最合味。(彭雅玲﹐2005b, 17)


金環最懷念拜拜時的滷豬肝:……香噴噴,噴噴香,不會硬梆梆(硬梆梆),不
會太鹹(死鹹鹹),有滋有味,親戚朋友都讚美。灶下的氣味,是阿母的
用心;灶下的氣味,是阿母的愛心。(彭雅玲﹐2005b, 17)

淑治最不能忘記媽媽的炒飯:

淑治:媽媽煎完魚後,就把白白的一碗飯丟入砂鍋,三兩下子變出一碗香噴噴 炒飯。廚房的香味飄出,兄弟姊妹就趕快三步做兩步,為的是你一口我一口的炒飯。常常到最後吃到最多的就是我,因為我是媽媽最疼愛的女兒。(彭雅玲﹐2005b, 17)

清美則忘不了媽媽在熱天煮的:

……簡簡單單煮碗魚脯空心菜湯,甘甘的味道,食落嘴、入了肚就滿心歡喜。好久沒吃到媽媽煮的魚脯空心菜湯,感受到這個熱天怎麼會這麼熱?熱天時節假使有這清清淡的魚脯空心菜湯,吃了我一定就會透心涼、解心煩。(彭雅玲﹐2005b, 17)

最後「就是那種味」這首歌唱出了女兒對母親永遠的思念,這個聯繫是在於母親在廚房中勞動的身影,母親為兒女所親手烹調的一道道特別的好菜好湯,和讓女兒永難忘懷的香噴噴的滋味和口中香甜可口的味道。

合唱︰怎會怎會
     怎會怎會
     害我想 想到哭
寶淩:就是那種味
眾人:那種什麼味
寶淩:就是阿母身上香香的汗水味
寶淩:就是那種味
眾人:那種什麼味
寶淩:就是大人捉弄小孩的好玩味
寶淩:就是那種味
眾人:那種什麼味
寶淩:就是阿母寵子惜女的溫柔味
寶淩:就是那種味
眾人:那種什麼味
寶淩:就是熱天變涼心中的幸福味
寶淩:就是那種味
眾人:那種什麼味
     就是就是
     歡歡喜喜的
     團圓味(彭雅玲﹐2005b, 17)

在前面有關於「廚房的氣味」對客家女性的家事勞動口述歷史故事展現﹐及其劇場美學形式,如:動作、歌唱和舞蹈的形式分析中,我們清楚地感受到彭雅玲和這群客家女性演員以劇場的美學符號﹐來傳達她們身體勞動時的動作和歌謠,她們對客家女性家事勞動的頌讚﹐她們在廚房烹飪創意上的禮讚,還有她們對傳統的尊重,對母親操持家務的價值的肯定與崇敬。

廚房氣味中的女性空間再現與重塑

在女性空間再塑的層面上,「廚房的氣味」所展現的傳統客家農村女性的勞動空間,並不限於廚房,更擴及到家屋外的田園、溪邊、戶外廣場和市場等地,只是此劇重新聚焦在女性的家務勞動工作﹐同時銘刻著傳統農村的各個村落家庭的內外,重新在農村記憶中再現了女性勞動的軌跡。另外,女性勞動的空間也是個多元的空間,不但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內的空間刻板印象,也讓家務勞動的女性空間呈現出多樣的面貌,這個勞動的空間是女性相互溝通,交換情報,互相批評閒話或是互相幫助的空間;就如她們聚在一起批評懶尸妹或是向懶尸妹求助,互相換菜,也是一個創意的空間;懶尸妹想出運用換菜或醬菜調味這些實際的辦法來解決村裡的水災或欠收的問題,贏得大家的認同,尋回自我的價值。婦女家務的空間更是一個情感與回憶傳承的空間,透過嗅覺、味覺和回憶的牽引,廚房連結著母親的味道,最想念的母親的菜,每一個廚房,都寫滿了每一個家庭團聚的記憶和難忘的氣味,「廚房的氣味」所展現的「陰性書寫」的女性身體和空間的書寫,再現了客家女性家務勞動的美感與價值,肯定了女性在家事上展現的創意,更認同了女性和母親之間珍貴的對廚房的共同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ling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